首 页  >>  新闻动态 >> 展览信息 >> 字画修复目击记

字画修复目击记

深秋,山西博物院西北角楼。省博文物保护中心字画修复室约70平方米、两米高的恒温恒湿器高速运转。十余幅明清时期古字画粘贴在墙壁上,字画修复师张慧敏手握一根长条形的竹签,小心翼翼地将竹签插进画作与墙壁之间的缝隙,手腕轻轻下压,一点点将画作与墙壁分离。稍有不慎,画作就可能崩裂。张慧敏有13年修复古字画经验,此时,她的手指的移动速度极其缓慢。这个修复程序叫"下墙",是古书画修复过程中的一个极小环节,隶属于"上墙"步骤。

字画修复目击记

1 顺序:制订方案循序渐进

“这次的活儿不轻,书画有纸质和绢质文物,对于研究我国明代至民国,书画艺术发展、造纸工艺、纺织工艺、装裱装帧工艺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。”字画修复师张慧敏说。

张慧敏曾参加故宫博物院举办的古书画保护修复培训班,曾到美国华盛顿佛利尔美术馆学习,修复经验丰富。

本批所修复的书画时间跨度为:元末明初至民国时期。其中名家作品丰富,包括元代著名书画家吴镇的画作、“南北宗论”的倡导者董其昌的书作、“明四家”之一仇英的画作。

仇英临摹的《清明上河图》是该画历代摹本中的精品,仇英创作时,参照了张择端原画作的构图形式,但茶肆酒楼、装裱店、洗染坊等处体现的不是开封汴梁的图景,而是江南水乡的样式。“戊戌六君子”杨深秀是山西闻喜人,本次修复品中,有5幅杨深秀的作品。

这批书画大多沾满水渍、霉渍、鸟虫粪便等,有的受到灰尘、虫蛀等病害侵扰。其中杨深秀的行楷书法作品,因为保存环境恶劣,纸张脆化断裂严重,画心破损,已经不能安全打开。

字画修复团队制订了修复方案,包括拍照、灭菌、揭裱、镶料、贴条等11个步骤。在修复方案报国家文物局批准之后,张慧敏与同事们开始忙碌了。

2 工程:专业修复覆盖山西

山西博物院文物保护中心现有技术人员50余人,设有:文物检测室、文物灭菌室、理化实验室以及金属文物、陶瓷文物、纸质文物、壁画文物、石质文物等各类文物保护修复研究室,可独立完成从检测分析、制订保护修复方案到实施保护修复等全套文保工作。

中心目前配备的设备包括:扫描电镜、红外光谱仪、金相显微镜、偏光显微镜、X光探伤仪、环氧乙烷灭菌器、老化试验箱、喷砂机、可移动吸尘器、超声波清洗机、修复放大镜等。2008年,省博文保中心取得了可移动文物设计修复资质。

除了完成省博库存和陈展文物的保护修复外,这里还承担了全省各地市县博物馆的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。文保中心主任钟家让说,2015年至2016年度,中心完成了“晋祠博物馆藏金人台铁质文物保护修复”、“乔家大院民俗博物馆藏瓷器保护修复”等15个国家文物局文保修复项目,涉及文物上千件。2016年,中心向国家文物局申报保护修复项目47个,范围覆盖忻州、朔州、太原、临汾、运城、晋中、长治、阳泉等市。

3 清洗:有色部分用胶水封护

拍照记录信息是修复文物的第一步。拍照完成后,古字画被移送到消毒室,用专门的除氧冲氮灭菌机进行灭菌消毒。之后,再被送到省博文保中心字画修复室。

《杨深秀行书》展放在操作台上:“孤亭闇无人,瑟瑟秋声满。流水玄汤汤,落日平坡晚。新城王大司寇诗。”字体潇洒,笔锋利落。“说出来你可能不信,很多古字画上布满了昆虫和小鸟粪便。”李晓晨说。古人习惯将字画悬挂在门厅或廊柱上,你懂的。

这个环节由李晓晨负责,她用薄竹片从右向左,一点点剥离画面上的污物。李晓晨是山西博物院馆员,曾在安徽博物院,师从洪夫龙学习古代书画修复。洪夫龙是苏式装裱名家洪秋生之孙,苏裱以裱功精佳、选料考究闻名。李晓晨深得苏裱精髓,将所学技艺运用在实际工作中。

李晓晨将杨深秀行书作品放入长条形水槽,用羊毛排笔蘸水,将画作一点点淋湿。这是在清洗古字画。

“直接水洗,不怕字迹模糊吗?”记者问。

“这种老墨经久不变,在专业操作的基础上可以水洗。”李晓晨说。

羊毛排笔像一个加宽的刷子,羊毛致密柔软,吸水性很强。“清洗字画需要用纯净水,并加温到75℃。”李晓晨偏着头躲开水汽。古字画纸张严重酸化, PH 值大约在3左右,清洗画作不仅可以去除灰尘,还可以平衡纸张的酸碱度。

有的书画不能用水直接清洗,需要进行特殊保护。“清洗之前,我们进行了褪色试验,看字画是否掉色。根据经验,黑色不掉色,但画作中的石青色、石绿色容易掉色。”李晓晨说,我们通常使用毛笔蘸淡明胶,对颜料进行封护,然后再清洗字画。

灰尘好多,每幅字画需要清洗5遍至6遍。清洗第一遍时,流出的水是棕色,像浓茶水,之后颜色逐渐变淡,最后一遍清洗完毕,流出的水已经十分清澈。李晓晨将毛巾卷成圆柱形,轻放在古字画上,慢慢滚动毛巾,吸取多余水分。

4 贴条:像是做一台接骨手术

古代字画装裱形式复杂,表层为画心,即画作;画心下层为命纸,命纸紧贴画心,又叫画心托纸;命纸下层为裱纸;裱纸后面为覆褙纸。画心是古字画的灵魂。

《杨深秀行书》破损严重,需要揭取裱纸和命纸。张慧敏将文物放置在朱红色的桌子上,右手拇指与食指轻轻捏住裱纸,手腕上抬,裱纸一点点分离,她的动作轻盈熟练,一气呵成。裱纸掀起五六厘米,她停止了手上动作,另换一处继续揭裱。反复多次,原作的旧裱纸被一点点揭取起来。

之后是揭取命纸,过程与揭取旧裱纸类似,过程十分累人,每工作20分钟,张慧敏都会起身,甩甩双手,伸个懒腰缓缓神。耗时5个小时以后,《杨深秀行书》的旧裱和命纸的揭裱结束。“揭取旧裱和命纸是一个细活儿,全程不能戴手套,很考验修复者的耐心和手感。”张慧敏说,博物院字画修复室的新人,必须经过三四年的学习和练习,才能揭取旧裱、命纸。

张慧敏裁出一块与作品尺寸相等的红星宣纸,用鬃刷蘸浆糊,均匀地涂在宣纸背后,然后小心地与古字画粘在一起,托命纸步骤完成。

这是一张特制的修复桌,桌子面为钢化玻璃,玻璃下方安有 LED 灯。《杨深秀行书》平铺在桌面上,画心朝下,命纸朝上。打开电源,灯光从古字画背面射出,纸张上的细小裂纹密密麻麻,全部显现在眼前。“必须用灯光照射才能发现古字画上的所有断裂处,每一处裂痕都要修补。”张慧敏将红星宣纸裁成或长或短、宽约两毫米的纸条。“瑟瑟秋声满”的“声”字右侧有一条5厘米长的裂纹,张慧敏用鬃刷蘸蘸稠浆糊,在纸条上刷上薄薄一层,然后将纸条小心地贴在裂纹上。这个过程叫贴条。

《杨深秀行书》尺寸不大,宽66.5厘米、高32.5厘米,命纸上却贴了近百张纸条,每张纸条下都固定有一条裂纹。“你看,贴条这个工序就像做接骨手术。”张慧敏笑着说。

接下来进行镶料。她用浆糊将一块绢布粘在作品的画心四周,绢布下方粘有宣纸。“镶料的目的就是保护画心。很多现代书画作品都是机器镶料,使用的材料是韩绢、锦绫等,韩绢、锦绫加入了化学物质,对纸张有损害。我们用的是花绫和绢,是纯天然桑蚕丝,可以很好地保护画心。”

之后,又经过了覆褙、全色、上墙、砑活,安装天杆、地杆、轴头、挂绳。全部程序走完后,进行最后一次灭菌。

“新媳妇”《杨深秀行书》梳洗完毕,静待惊艳亮相。

字画修复目击记


0
点击次数:1174  发布日期:2019-02-19 07:55:04  
公司采用sunsong900高清国画扫描仪专业经营:高清字画扫描、北京宣纸打印、高清复制字画,以超低的价格,高质量的产品,在全国逐渐树立起公司的良好品牌

Copyright © 2015 北京美林印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
油画书画扫描、宣纸字画打印、古代书籍、历代字画扫描欢迎前来咨询客服 版权所有  京ICP备07501206号